【活动回顾】木铃叮咚,敲响夏日风物诗
夏日清风,遇上一枚木牌风铃,便有了声音的形状。
8月23日,二十五组家庭在市文化馆用色彩和创意,共谱了一曲独特的夏日风物诗。活动伊始,导师以风铃为舟,带领大家轻渡历史长河,回溯它从古老占卜到现代风物诗的文明旅程,为其后的创作铺上一层深邃的文化底釉。

鲍庆澜老师授课现场
真正的生命力,在笔尖绽放。
风铃的正面,是一只静待苏醒的蝴蝶。十二种颜色是孩子们赋予它的翅膀。而风铃的背面,则是一片无垠的想象原野。在这里,《哪吒》里的敖丙与哪吒打破了次元壁,在木牌上演绎着新的故事;最朴素的愿望——“平安”与“开心”——被郑重书写,成为最动人的格言;还有那些简单的“LOVE”,包裹着家庭真挚的爱意。
亲子携手制作风铃






最后,在老师的协助下,一枚枚独一无二的木牌风铃悄然成型。当清越之声响起,大家带回家的不再只是一件风铃,更是一段共度的温馨时光、一个属于家庭的符号、一首由自己谱写的夏日风物诗。


-END- 来源:佛山市文化馆 图片:邓静文 文字:叶美豪 编辑:周文婷 审核:苏隽、吴丹 校对:梁智玲 监制:刘山涛
0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