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群众文化活动亮点
★新春大联播--1月27-31日由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文化局、佛山市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并由佛山市群众艺术馆、佛山市民间艺术团、佛山市话剧团等协办的新春活动之"三阳开泰迎新岁,五谷丰登兆吉年----佛山市2003年新春大联播" 文化广场汇演活动先后在顺德区钟楼广场、南海区城市广场、三水区电讯文化广场、高明区荷城广场和禅城区百花广场举行。这次活动是佛山市获准成为广东省第三大城市,进行区化调整后,首次联合五个区举办的大型迎春巡回演出活动。它在新年来临之际,给佛山五个区人民送去了新春的美好祝愿,唱响了佛山市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建设广东第三大城市"的主旋律。
★五区大调研--为充分利用佛山市在重新区域划分后所带来的优势和机遇,3月18日佛山市群众艺术馆黄白龙、邹裕两位副馆长带领馆中层干部到佛山各区文化馆进行工作调研活动。调研活动本着与各区兄弟单位沟通联系、互相学习、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为拓展群艺馆的业务工作而铺垫基础。通过调研活动,全体人员深深体会到各区文化馆在自身业务工作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优势,尤其南海区在全市各区中,抓基础、抓队伍、抓活动、抓创作都较为突出。而顺德区文化馆机构和体制的改革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创作和活动成果,令人瞩目。这些经验很值得群艺馆去借鉴和学习。今后只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使佛山市在建设广东省第三大城市的过程中成为文化强市。
★新领导班子成立--5月下旬,在市文化局党组主持下,市群众艺术馆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新领导班子由黄白龙任馆长,邹裕、袁新荣任副馆长。
黄白龙同志代表群艺馆新一届领导班子向大家表示,要以局党组提出的要有一个好的班子、一支好的队伍、一个好的馆风、一支好的标竿的"四个一"要求作为本届领导班子的任期目标,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寄予的厚望。并阐述了群艺馆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总体工作思路:贯彻落实局党组今年提出的强化使命意识、把握文化工作的新机遇:强化创新意识,探索文化工作的新路子;强化求实意识,发展文化工作的新成果。做好:固本培元,夯实基础,明确定位;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以求发展;规范管理,健全制度、提高效益;建设队伍、树立标竿、力促繁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全面贯切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省九届二次全会和市八届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广东省第三大城市,加快建设富裕小康社会的进程,为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作出群文工作者应有的贡献。此外还强调了近期群艺馆抓调研、抓学习、抓管理、抓业务、抓整改的"五抓"工作。
★五区群文事业探讨--为贯彻执行中央文化部《关于应对"非典"冲击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群文工作的实际情况,市群众艺术馆根据局领导班子的要求于近期召开了有关佛山市群众舞蹈创作、曲艺创作、美术和音乐创作工作座谈会。在这几次专业性很强的策略性研讨会上,我馆分别召集了五区各个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以及业务骨干,对区划调整后在这五个领域如何整合资源、增进合作、繁荣文艺创作以及今后群文工作的走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会人士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通过这些座谈会上大家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使五区之间密切了联系、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形成了五区联手为佛山群文事业群策群力的好势头,这也必将加快我市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迈入高水平行列的前进步伐。
★馆办刊物--由佛山市群众艺术馆编印的《群文信息》第一期(创刊)于7月28日出版。《群文信息》是在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后,为应对新的形势,配合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工作,及时报道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文化法规,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宣传报道我馆和各区文化馆的各项业务活动,加强各区之间的信息沟通,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探索群众文化工作的新路子而编印的。
★授予最佳组织奖称号--由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主办的《新苗奖·全国儿童舞蹈大赛》于8月21日-27日在北京市通州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代表队120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赛。佛山市文化局社文科、市群众艺术馆组织了13个儿童舞蹈送京参加初赛(全国共有161个节目参加初赛),经过严格的初赛,我市有8个节日获得进京参加决赛的资格并取得了4个金奖、4个银奖和创作、音乐、服装、辅导、小演员等14个单项奖的好成绩。在全场12个节目中,仅佛山市就占了5个节目。(获奖节目以南海区、顺德区为主)本次决赛除设立表演金、银奖外(即综合奖),还设立了创作奖、辅导奖、音乐奖、服装奖、"十佳"小演员奖和最佳组织奖等多个单项。其中就有我馆创作辅导部创作的幼儿舞蹈《大顶苦瓜》、《行通济》等佳作,少儿舞蹈《捏公仔》还获选参加10月份在广州举办的广东省中小学生文艺展演。佛山市群众艺术馆因组织工作出色,被授予最佳组织奖称号。
★与电视台成功合作--九月十日晚,由佛山电视台、佛山市群众艺术馆以及佛山市禅城区园林管理处联合主办的题为"月是故乡园"的中秋晚会在中山公园举行。我馆与佛山市电视台合作主办题为《月是故乡明》的中秋晚会。从前期制作、彩排到后期参与表演,我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这次晚会以全新的理念、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获得了佛山各界人士的好评。我馆的这次创举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并称之为"文化工作者通过自身的优势和努力'走出小系统,积极探索社会文化活动合作办文化的新路子'"。我馆与传媒间的初次合作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馆也将在"如何更好的与传媒合作"上扩展更大的空间,争取更多的尝试。
★第二届老年文艺汇演--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由佛山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佛山市文化局主办,佛山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佛山市第二届老年文艺汇演"于9月17日--9月19日在禅城区石湾文化广场举行。来自顺德、南海、禅城、高明、三水五个区的45个代表队,近400位老人自编自演了包括合唱、表演唱、舞蹈、、戏曲、乐器演奏、服饰表演等形式多样的节目。参加表演的老年朋友们在舞台上载歌载舞,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经过17日和18日二天的角逐,16支代表队以不俗的表现脱颖而出,并于19日进行了决赛。其中顺德区代表队的广东音乐《歌舞骄阳》和粤曲小品《鸾歌唱晚》、南海区代表队的舞蹈《金色夕阳》和小粤剧《胡土贵当官》、禅城区代表队的舞蹈《开门红》和市委老干局代表队的合唱《真情》、《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喜获金奖,另外五个区的十个代表队均获银奖。市委老干局代表队的合唱采用了无器乐伴奏的形式,在当晚的演出中独树一帜,令在场观众大饱耳福。节目最后,市群艺馆乐龄艺术团和佛山青年粤剧团的演员还为在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表演。
★书画艺术考级佛山考区在顺德区容桂设点-- 9月19日,佛山市文化局、群艺馆三位馆长和艺术培训部人员以及顺德区文联、区文化馆、容桂文化站等部门领导出席了隆重的设考点挂牌仪式并参加了研讨会。在会上,领导和专家们认为少儿美术书法教育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教育活动,此类艺术培训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补充,有关部门应给予支持和指导,让它们规范发展健康成长。此举为顺德学习美术、书法的考生考级创造了便利条件,也促进了容桂乃至整个顺德的少儿美术书法教育。
★南国红豆,民间放异彩-- 12月12日下午,作为"魅力佛山·琼花焕彩"2003粤剧文化周精彩前奏的"佛山民间十大粤曲唱家总决赛"在南海影剧院举行。本次比赛是由佛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文化局、佛山日报社承办,由佛山市群众艺术馆等众多单位策划执行的又一文化盛事。来自佛山五个区的34位选手(其中少儿12名),在初赛和复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将在这天做最后的争夺战。比赛分两场进行,由来自广州和本市的粤剧专家担任评委。最后决出"民间十大粤曲唱家"(欧阳秀明(顺德)--《种花情》、胡伟新(顺德)--《万恶淫为首》、杨敏(顺德)--《醉闹五台山》、潘自武(顺德)--《西楼恨》、麦凤珍(高明)--《打神》、林鸿昌(南海盐步)--《萧永伦祭奠》沈小梨(禅城)--《沙园春·长沙》黄银莲(禅城)--《夜战马超》、吴卓辉(南海)--《七月落薇花》、李月友(三水)--《雏凤新声颂伟人》、和"最佳蓓蕾奖"。
★美术、书法、摄影展--12月26日上午, "《美好生活·幸福未来》--2003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联合展"的开幕式在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隆重举行。此次联合展由广东省群众艺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广东省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由佛山市群众艺术馆和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承办。作为全省一年一度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联合展,此次在佛山举办,是佛山市的荣誉,也是全市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的一次美术盛事。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省美术家协会赏务副主席潘嘉俊、佛山市文化局局长徐东涛、广东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杨明敬、佛山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黄白龙等以及美术界的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本次联合展规模很大,参与人数众多。全省共21个市送来了共计2280多件作品,其中绘画作品获金奖10件、银奖20件、铜奖30件,书法作品金奖5件、银奖10件、铜奖30件,摄影作品金奖5件、银奖15件、铜奖30件,获奖作品共计155件。所有参赛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全部来自省内各地城市乡村的广大专业和业余艺术家之手(业余居多),作品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今时今日岭南大地的时代风貌、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展示了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此次参加展出的作品充分凸现出南粤艺术家掌握时代脉搏、抒发心中激情,以娴熟的技巧、专业的知识、百花齐放的个人风格,歌颂党和祖国人民、歌颂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为打造具有南粤风情、岭南特色的美术品牌开辟了一个优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