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期刊资源库

公共文化期刊资源库> 《群文信息》第三期> 认真考证 [ 粤剧祖师华光神诞]

认真考证 [ 粤剧祖师华光神诞]

--佛山市群众艺术馆召开关于参拜仪式、程式咨询会

"魅力佛山·琼花焕彩"粤剧文化周即将响锣,这一文化盛事将展示佛山作为粤剧发源地之一的丰厚文化积淀和粤剧艺术特有的魅力。乘着这股"粤剧文化风"我馆于2003年11月14日下午邀请了陈勇新、黄落尘 、关健仪、司马剑琴、吴炯坚、刘少波等7位粤剧界的老前辈、老艺人就"粤剧祖师华光神诞"参拜仪式的整套形式包括服装、行头等等的程式开了个咨询会。希望能通过这次咨询会和各位粤剧行家提供的史料记载,把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独有的 "粤剧祖师华光诞" 参拜仪式这一民间文化形式挖掘整理、规范成文给来我市参加"粤剧文化周"的老粤剧家们审议与确认。市文化局副局长公孙宁出席了咨询会并就举办"粤剧祖师华光神诞"的目的、准备工作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

    公孙宁同志说:非常多谢各位老粤剧家、老前辈对民族民间文化挖掘、整理、研究的介入,是对我们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起巨大作用的,这样的咨询会是值得倡导的。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具有维系及凝聚海内外华人的吸引力,我们希望佛山通过举办系列粤剧文化活动,把周恩来同志所赞誉的"南国红豆"--粤剧打造成佛山市的特色文化品牌,也以粤剧作为桥梁和纽带,为佛山人走向世界提供契机"。同时他也对"粤剧祖师华光神诞"参拜仪式的准备工作及举办此项活动的目的提出以下要求:⑴、参拜仪式的详细程序要进一步考察、论证清楚,规范细节,去伪存真,形成一套独有的、权威的、被认可的参拜仪式;⑵、规模上着眼于"全世界"以扩大影响、扩大宣传,通过这些文化活动形式立显佛山在粤剧形成和发展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也可成为今后佛山对外宣传的一张特色名片。⑶、此活动以何种的名义组织待定,总的精神是融古铸今,重现历史风采、盘活人文资源;⑷、通过举办系列活动明确目的,使佛山粤剧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带动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把粤剧的优良传统与新的生活形态相结合,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步调,使这个不断改良的剧种不仅有新的气象,也让这门艺术摇曳多姿地延续到当代社会。特别也是想让更多的佛山青年一代认识本土传统文化,为振兴佛山粤剧培养后续力量,更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加入到粤剧这个大家庭来。

    咨询会由市群艺馆馆长黄白龙主持,在谈到对民间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展时他说:"民间文化是广大群众自己创造的文化,是源头,是根,它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空前地重视民族民间文化,这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我市也是这样。要与全国与世界交流,我们佛山最具优势的就是民族民间的东西,粤剧是最具代表性的,对此,要有长远和清晰的思路,把抢救、保护、传习民族民间文化作为我们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要考察它的过去,了解它的现在,规划它的未来"。 (王湘)

 

南 国 红 豆, 民 间 放 异 彩--记"佛山民间十大粤曲唱家总决赛" 

    2003年12月12日下午,南海影剧院内锣鼓齐鸣、粤曲悠扬。作为"魅力佛山·琼花焕彩"2003粤剧文化周精彩前奏的"佛山民间十大粤曲唱家总决赛"在这里举行。

    本次比赛是由佛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文化局、佛山日报社承办,由佛山市群众艺术馆等众多单位策划执行的又一文化盛事。来自佛山五个区的34位选手(其中少儿12名),在初赛和复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将在当天做最后的争夺战。比赛分两场进行,由来自广州和本市的粤剧专家担任评委。最后将决出"民间十大粤曲唱家"和"最佳蓓蕾奖"(少儿组)。

    比赛开始,选手们轮番登台,表演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经典曲目。男选手们音色铿锵高亢,一句句唱腔掷地有声;女选手们嗓音婉转悦耳,一颦一笑美不胜收。他们有的昂首阔步,有的轻移慢转,举手投足、眼波流转,再配以清朗激越的锣鼓点和华美绚丽的服饰,让观众深深陶醉在这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之中。每个选手都力求在规定时间内将自己勤学苦练的拿来手本领尽情展示,观众们于是有幸欣赏到了集众家之所长的粤曲大荟萃。

    小选手们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他们面对台下无数双眼睛却毫不露怯,一招一式虽稍显稚嫩但仍不失水准,不时博得场内阵阵欢笑和雷鸣般的掌声。其中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是一个只有6岁半的小女孩,别看年纪小小的她一脸稚气,但开口便唱得字正腔圆,很多观众都流露出惊讶的表情。还有一位11岁的小选手在表演古筝自弹唱时竟投入的流下了眼泪。从这些孩子身上不难看出:佛山的粤剧事业后继有人,佛山粤剧的明天大有希望。

    紧张激烈的角逐很快进入了尾声,观众们仍意犹未尽。经过评委仔细的评分核算,沈小梨、麦凤珍、林洪昌等十位选手以不可争议的高分最终胜出,夺得"佛山民间十大粤曲唱家"的殊荣,其余选手获"民间优秀唱家"。"最佳蓓蕾奖"由郭晓辉、邱倩文、李彩鸿三位小选手捧得,其他小选手获"优秀蓓蕾奖"。颁奖仪式将于12月22日在南海影剧院举行。

    佛山作为粤剧发源地之一,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和粤剧艺术独有的魅力使粤剧深深植根于广大民众心中,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佛山市众多的粤剧爱好者争学粤剧、争唱粤剧,将粤剧文化传承、创新并不断发扬光大。本次比赛的成功举行作为"粤剧文化周"的一次预热,充分展现了粤剧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在佛山市民中广泛的影响力和焕发出的生机和活力,为进一步推广粤剧艺术,在全市上下营造粤剧文化氛围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沈蒙萌) 

 

经济"联谊" 文化"助兴"

--小记群艺馆统筹"香港珠三角工商界联合晚会"文艺节目 

    为加强佛港两地的了解与交流,进一步向香港工商界推介佛山,2003年12月12日晚在佛山宾馆举行了由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工业总会、佛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香港珠三角工商界联合晚会"。30多香港商会逾千港商及我市工商界人士参加了晚会,晚会还特别安排了约30分钟丰富多彩的文艺综合表演节目,给这场经济味很"浓"的晚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佛山市群众艺术馆有幸被邀请成为这次文艺表演节目的统筹机构,虽说只有短短30分钟的节目,但在时间紧、要求高的情况下,我馆依靠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及业务骨干和能征善战能打胜仗的文化队伍,针对嘉宾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要求,进行了策划、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为晚会准备了高质量高水准的文艺节目。这次演出的节目内容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浓郁的地方特色,二是互动式的表演,三是大腕和新秀的巧妙结合。精彩纷呈的节目包括广东轻音乐的民乐合奏《喜洋洋》《花好月园》、佛山粤剧团当家花旦李淑勤演唱的《万家灯火耀禅城》、星空卫视"魔星高照"栏目主持人王冬歌表演的互动魔术等等。满足了各层次嘉宾的文化需求,高水平的演出和现场热烈的气氛给在场的领导、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次演出顺利进行与全馆上下协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是密不可分的。今后我们要更多的借助各种社会活动增加影响力,提升群艺馆知名度,扩大对外合作的力度和范围。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是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的创新之举。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也充分展示了佛山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崭新风貌,以及佛山市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文环境。 (王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