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期刊资源库

公共文化期刊资源库> 《群文信息》第四期> 新朋老友聚狮山 只缘粤曲一线牵

新朋老友聚狮山 只缘粤曲一线牵

南海狮山文化站 李华丽 

    早就听说南海狮山城区有一群曲艺发烧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相聚狮山,他们对粤曲的喜爱,是那么的执着和投入。周末,笔者来到狮山文化站设在俊景花园的曲艺排练室里,这里已聚满了来自各个村委会、甚至从佛山赶回来的粤曲发烧友,只见他们吹拉调奏,自娱自乐,悠扬的乐韵,吸引了附近不少的居民驻足欣赏,一些有兴趣的人还走进排练室坐坐,喝杯专人沏上来的清茶,随着熟悉的乐曲声也唱上几段脍炙人口的传统曲子。

    喜:这是一支“公办民助”的群众艺术队伍

    狮山曲艺队是今年初才成立的,记得当初筹办时,主办单位还真的很担心,狮山的群众居住分散,即使有粤曲发烧友也很难组织起来。没想到在电视上公布启示后,报名的人相当踊跃,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人中除了退休的干部、职工和各村的年长的村民外,还有相当部分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有一位还是声乐本科毕业的年轻教师。经过文化站的筛选,一支包括了老中青,能唱能弹能写能拉的曲艺队便组建起来了。

    乐:曲艺队里的队员们个个身怀绝技

    在曲艺队里,退休老教师陈惠玲和丈夫陈博均是一对恩爱的老夫妻,平常在家里他们常常也爱哼上几句,一个唱,一个拉二胡,配合得相当默契,听到文化站组织曲艺队的消息后,他们第一个报名,从此风雨不改,为曲艺队忙前忙后,乐此不疲,用他们的话来说:“在曲艺队里,不仅能认识新朋友,还能与老朋友常常聚聚,切磋切磋,真是其乐融融。” 而刚从香港回狮山的誉葵枝大姐更是满脸笑容,誉大姐是穆院人,二十多年前就去了香港,退休后没事可干,唯一的娱乐就是打打“麻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腰酸腿痛,后来回狮山偶尔和陈惠玲一起唱唱粤曲,心情开朗了很多,病也少了。誉大姐现居在南海罗村镇,每次来狮山和老友相聚,她都要“打的”,来回的车费都不少,但她说:“值。”在这些老队员的带领下,曲艺队里的年轻一族也不甘落后,在佛山工作的年仅20多岁的陈翠红女士,只要有空就会从佛山赶回来,她说能跟老前辈们同台亮相,拜师学艺,可说得上是一种福气。

    听着队员们自娱自乐地唱着《分飞燕》、《帝女花》等名曲以及他们自己创作的《狮山颂》、《花好月圆》,谁会相信,狮山这一群粤曲发烧友,他们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有新朋也有老友,大伙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相聚狮山,共叙缘份的呢,正如南海罗村的退休老校长吴宝概先生在贺狮山曲艺队成立一曲中写道:“月正圆,春色艳,满天香气沁春园,狮城飘香人如意……”一样,愿狮山曲艺队这支艺术奇葩越开越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