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工作者学历门槛该多高
来自中国文化报报道:江苏某县文化馆馆长近日致电本报说,江苏省近年来抬高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就业门槛,规定只有本科以上学历、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才有资格进入基层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享受全额事业单位编制。然而,这一做法引起了争议,在操作过程中也遭遇瓶颈:一方面全国各大专院校中对口的群文专业稀少;另一方面许多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又不愿意到基层去工作,致使基层文化人员队伍老化,出现严重断层。
有些基层文化工作者赞同这一做法,记者近日就此专程采访了部分基层文化工作者。安徽合肥一位文化馆馆长说,目前基层文化工作者大多是从基层选拔上来的,只会唱简单的歌、跳简单的舞,写写标语以及制作宣传橱窗等简单的服务工作,并没有多少文化修养,也不知道怎样去活跃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通过抬高门槛,补充通过系统学习、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文化人才,有助于改善基层文化工作的整体面貌。
山西某县一位文化干事说,没有门槛就没有约束力。目前,一些基层文化馆站鱼龙混杂,一些领导把自己的亲属和关系户都塞到文化系统来,好像什么人都可以从事文化事业,导致了基层文化工作的严重萎缩,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
江苏苏南地区某文化馆馆长则认为,过分地强调本科学历有一种唯学历的味道,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在基层,不需要太高的文化素养。如果不了解农民需求,不熟悉农村文化工作的特性,高学历人才即便来了,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许多有强烈事业心、责任心和业务能力的文化人员并无太高学历,却从基层群文工作中脱颖而出,成长了起来。基层文化需要多专多能的复合人才。
河南某文化馆馆长说,学历不能一概而论,要求学历的愿望是良好的,但不能用一道槛卡死。不设门槛,人员的素质达不到要求,基层文化工作抓不上去,用人上也容易受不良因素侵蚀;门槛太高,不容易贴近基层、贴近百姓、贴近实际,也不适合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总之,基层文化工作者学历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大专学历即可。
重庆合川文化馆馆长邓建强认为农村文化专干只强调高学历,而忽视工作能力、工作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是不对的。他说,文化干部学历的高低不能代表他能否干好基层文化工作。从目前西部地区经济还不算很发达的情况看,更需要有工作能力、较强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的农村基层文化专干。
湖北孝感的一位文化馆馆长认为,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任用问题不应由人事部门一家决定,而应给文化部门一定的自主权,要征求本地文化行政部门的意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工作人员的学历和业务能力等多方面通盘考虑,由文化行政部门会同人事部门协调决定。
文化部社图司综合指导处处长张永新说,过去的基层文化是那个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组织一帮人吹吹打打、唱唱跳跳就行了。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基层人员的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掌握互联网、科技、文化产业等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有一定资质的人员。随着基层条件慢慢改善,待遇逐步提高,再加上大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去工作。因此,给基层文化队伍设立门槛将是大势所趋。但是,学历是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关键在于从业者是否了解群众的需要、为群众所接受,是否有号召力、感染力和组织能力,是否热爱基层文化工作等等。(赵凤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