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期刊资源库

公共文化期刊资源库> 《群文信息》第五期> 珠三角唱家佛山同台献艺

珠三角唱家佛山同台献艺

    “2004·魅力佛山琼花粤剧艺术节”的重要项目《珠三角粤剧唱家佛山行》于9月8日、9日一连两个晚上于南海影剧院举行。来自12个城市的优秀唱家,为佛山的曲迷带来许多惊喜。

    普遍唱家都会选用平喉和子喉来演唱,但这次晚会当中,却能看到两位精于大喉的唱家,而且两位都是女性。

    来自广州的黄洁仪,用大喉官话演唱一曲《关云长》,演绎一代英豪关羽。在台上,其嗓音和身段都十足阳刚之气,但台下的她,却十分谦逊,甚至带几分腼腆。她说,她接触粤曲已经有25年了,当时师承苏文炳、白燕仔,老师身传言教,使她才艺不断长进。她说,老师的敬业精神使她也坚持以专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每次演出,都不会因自己是业余的而有所怠慢,她希望能在这方面精益求精。她还期待能有更多年轻人关注这个行当,因为在子、平喉备受瞩目的时候,要是人们还不注重大喉的传承,这一行当就会很快失传了。当问到她会不会收徒弟时,她谦虚地说自己没这个本事。但要是有年轻人来请教她,她一定会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经验。因为她曾因为用声不当而导致三次失声,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为了年轻人少走弯路,她会无条件地把自己走过的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另一位是来自深圳的崔德仪,在《拦江截斗》里她分别用子喉和大喉来分演两个角色,声情并茂,同时还有花旦和武生的程式表演,角色过渡的位置不着痕迹,引起全场观众的掌声。她说她十几岁开始演戏的时候是唱平喉的,后来长大了便转唱子喉。开始接触大喉的时候遇到一定困难,因为作为女性,很多时候会显得不够气。但经过多年的训练,现在已经克服了这个困难。现在她和丈夫都穿梭深圳和广州两地,帮一些粤剧发烧友录制光碟,为推广群众粤剧文化不遗余力。这次来参加演出,丈夫还亲自上台为她掌板,两夫妻在舞台上显示出很好的默契。

    来自香港的廖宝珊、廖宝玲姐妹,一曲平子喉对唱《锦江诗侣》也博得全场掌声。这两位唱家都曾经移居海外,在国外仍继续和当地的戏迷一起唱曲,还参加当地慈善机构和华侨团体组织的粤曲演唱会的演出。回流香港后,更加积极地参加民间私伙局的活动。她们说在国外和在香港唱曲是很不同的。在国外找不到现场乐队伴奏,所以唱的曲目都局限在光碟里面有的曲目。但在香港,有现场乐队伴奏,就可以有更多选择了。现在她们还经常参加深圳的私伙局的活动,这也可算是城市之间的民间曲艺交流。

    唱家当中,还包括了好几个小朋友。其中,来自江门的李逸盈只有七岁,是最小的一位唱家。另外,来自江门的梁妙彤、梁妙翠,还有中山的梁晓丹、韦彤都还是初中生。

    梁晓丹和韦彤说,她们都是因为父母喜欢粤剧,所以开始学唱粤曲的。刚学唱的时候才七八岁,便能上台表演了。后来到青少宫学习唱工和身段,于2000年一起参加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双双获奖。她们说,会继续发展这个兴趣,有时间也会到戏院里看粤剧。当问到她们以后会在这方面做什么创新时,她们天真地一笑,然后说,她们一个会弹钢琴,一个会弹扬琴,来个中西合璧的伴奏,自弹自唱也不错。当晚演出之前,她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其认真程度不亚于大人。

    这两场演唱会中,还有许多大受欢迎的节目。顺德唱家何丰仪的《花木兰巡营》唱毕,除了掌声,还有一群观众在台下大声叫好;澳门唱家朱振华、谢佩珊的《海角红楼之玉殒》,连唱带演,观众喝彩声不断,鞠躬谢幕之后还久久地被观众热烈的掌声留在台上,直到他们从侧门离开,观众们仍热烈鼓掌……

    为了这次演出,主办方作了充分的准备。

    负责两晚全场伴奏的顺德区曲协大乐队,以高度的奉献精神接受这个任务。他们收到的来自各城市的曲谱没有统一规格,甚至有的是传统工尺谱。这群演奏家便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作了大量整理工作,还花了很长时间来试奏、合成。复印曲谱所花费的数千元全由该乐队垫资。为了有更充裕的时间让唱家们作准备,9月3日,佛山的部分唱家还到顺德去和乐队进行合成排练,连续三个小时,乐队成员都没有叫苦。

    作为主要制作单位的佛山市群众艺术馆,也做了大量工作。从四月份接到这项任务开始,就积极着手筹备,策划方案经过多番讨论和修改才定案。几位馆长均亲自联络省曲协等单位,希望能邀请到更多优秀的唱家前来演出。演出当晚,群众艺术馆成员负责所有后台组织工作,从总监、催场到后勤,工作都认真细致。连续两个晚上,工作人员们都是完成所有工作才离开,回到群众艺术馆都接近十二点,才开始各自回家。

    佛山市话剧团负责两晚的灯光音响布置、操作和舞台布景的设计、安装。该团工作人员8号早上八点就到南海影剧院装台,之后一直在那里等候开场。9号演出结束后,也是把所有舞台设备卸掉才离开。作为佛山市内大型演出的主要舞台工作组,佛话舞台队在当晚表现出高度的专业素质,每个工作人员都坚守岗位,两场演出中舞台工作都顺利完成。

    这次晚会,除了给佛山观众一个欣赏粤曲艺术的机会,也给了各位唱家很好的交流机会。唱家们在后台纷纷交换卡片,合照,交流演出心得。这客观上对民间曲艺的发展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报道:苏隽 摄影: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