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京剧艺术联谊社成立一周年票友聚会3月举行
佛山市禅城区京剧艺术联谊社成立一周年票友聚会3月举行
2010年3月13日下午,佛山1506创意产业园响起了京味十足的锣鼓。佛山市禅城区京剧艺术联谊社在这里举行成立一周年票友聚会。禅城区宣传部、区文广局、区文联、区曲协的领导,省市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兄弟城市的京剧团体代表均出席道贺。
一段精彩的视频,拉开了票友聚会的序幕,到场的票友通过大屏幕,欣赏到禅城区京剧艺术联谊社过去一年的活动花絮。随后,联谊社副社长赵立琴女士发言,回顾过去一年联谊社开展的活动。她说,在过去一年,联谊社除了每周定期活动外,还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电大合作,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更和1506创意产业园合作,开展了京剧进企业活动。在交流活动方面,联谊社和广州、深圳、三水等兄弟剧社举行交流活动11次,从兄弟剧社身上吸取了不少宝贵经验。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香港和广州的专家指点,使社员水平不断提升。她特别感谢1506创意产业园对联谊社的支持,在过去一年里,创意产业园为联谊社无偿提供舞台及设备,为联谊社提供了开展活动的极佳平台。赵女士表示,2010年,联谊社将与佛山一中和禅城区团委合作,举办京剧熏陶青年活动,更计划与企业合作,举办京剧再进企业活动。
当天聚会中,各兄弟团队的代表均向禅城区京剧联谊社表示祝贺,并向他们赠送锦旗。随后,各票友高唱京韵,直至晚上。
大沥:“文化共享”曲韵为民——“粤韵飘香迎新年”
2010年沥苑社区曲艺队•文化中心曲艺二队
“文化共享”戏曲晚会近日举行
2010年2月2日晚,大沥巴黎春天步行街中心舞台又响起声声锣鼓。“粤韵飘香迎新年”2010年沥苑社区曲艺队•文化中心曲艺二队“文化共享”戏曲晚会在这里举行。来自沥苑社区曲艺队和大沥文化中心曲艺二队的民间唱家、乐手和广东省专业演员同台献艺,为大沥群众带来新春曲艺大餐。
当天晚会上,曲艺“明日之星”们的精彩演出成为当晚演出的一大亮点。曾在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办的“明日之星”青少年曲艺大赛中获是奖项的大沥本地曲艺新秀陈再彦、孔雅雯及沥苑社区的小朋友们,以他们精彩的演出赢得阵阵掌声,他们也将成为曲艺发展的新希望。而笔者观察到,在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也不是“老人拖孙子”的格局,大批青壮年观众都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整场演出,不少在时尚专卖店走出来的年轻人,也被台上的精彩演出吸引,住足观看良久。
这台演出是大沥“文化共享”工程的一部份。据悉,“文化共享”是大沥镇让全体市民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一项举措,大批文化义工深入到大沥各社区、居委、乡村,为群众义务提供文艺培训,组织文化活动,使人们享受到文艺的乐趣,通过这些培训和活动,也培养出一批文艺骨干,推动了大沥文艺事业的发展。
敬老院老人们的粤剧梦,圆了
——禅城区曲艺家协会会员到祖庙敬老院表演
祖庙敬老院的老人,终于圆了“听出粤剧大戏”的梦。近日,禅城区曲艺家协会的一些会员们来到祖庙敬老院,给老人们带来了一场名为“爱心•慈心•通济四季”的演出。
老人听戏抹眼泪
1月30日,禅城区曲艺家协会的一批会员来到了敬老院。离演出时间还有半小时,敬老院表演大厅内早已坐满了等待观看节目的三四十位老人,其中还有三位年近百岁的阿婆。对于此次演出,老人们表示“很开心,很期待”。
当晚21时,主持人上台宣布表演开始,台下立刻响起了一阵掌声。首先出场的是粤曲双人合唱,随后演出的有女声独唱《六月飞霜》、《昭君出塞》、粤剧《狄青闯三关》、《七月七日长生殿》等六首经典名剧名曲。
当听到粤曲《六月飞霜》时,演员的神情异常悲切,台下不少老人忍不住抹起了眼泪,而《狄青闯三关》的慷慨激昂和圆满收场,又让老人们开心地连连叫好。
有人爱听戏 有人爱看热闹
最后,沈小梨的个人献唱将活动推上高潮。台下爆发出阵阵掌声,老人们拍手称赞,大声叫好。老人们表示,这次精彩的演出,让他们都深感过把瘾。
今年96岁的劳阿婆表示,年轻时因为家里没钱,看场大戏便成了她们全家的一大愿望。说到这里,劳阿婆脸上难掩昔日的忧伤,并表示不愿再回忆不开心的往事。85岁的汤阿婆看上去精神很不错,还经常跟着演员们随口哼上几句歌词,“我是一名粤剧歌迷,每天早上都要听粤剧,虽然不会唱,但听得多自然能哼上几句”她说。坐在第三排的朱婆婆则称,虽然耳朵已听不见了,但喜欢看热闹。
演员多为业余爱好者
“新年愿望?我哋最希望有多啲人嚟,陪下我哋班老人家倾谒。”今年元旦前,祖庙敬老院的老人家们告诉记者,相对于物质上的支持,他们更需要的是一声问候、一份关心。现在,而他们当时最想听一出粤剧,“不需要太专业,我们只想解解闷。”在本报今年初举办的“情暖佛山之新年圆梦”活动中,祖庙敬老院老人们的心声成为了这次活动的第25号心愿。
帮老人们实现心愿的曲艺协会演员共有16名,大多分为业余曲艺爱好者,但其中也不乏沈小梨等名角。禅城区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萧胜祥称,这支队伍此前曾经常参加过义演,而且以后也会一直义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