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期刊资源库

公共文化期刊资源库> 2010年第三期> “寻梦佛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艺术夏令营活动

“寻梦佛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艺术夏令营活动

   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体现党和政府对外来务工群体的关怀,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文化权益,共同分享我市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成果,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佛山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寻梦佛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艺术夏令营于7月11至24日举行。

   本次夏令营为期两周,以小学三至六年级、父母持有佛山市居住证的外来务工子女为培训对象,共招生120余名。开设音乐、舞蹈、美术和语言艺术课程,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基础的艺术美育,激发其艺术兴趣,挖掘其艺术潜能;并安排学员到佛山祖庙、南风古灶、佛山规划展览馆、佛山科学馆等处参观,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佛山的历史与现状,增强对佛山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热爱之情。此外,还将组织学员到高明生态农庄体验生活,让学员感受绿水青山的乐趣,在活动中锻炼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扩大夏令营的辐射范围,方便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参与活动,本次夏令营分两个教学点同时进行,主教学点设在佛山市群众艺术馆,分教学点设在南海区里水镇旗峰小学内。两个教学点的培训和活动项目均为公益性质,不收取学员任何费用。

7月11日上午10:00,在佛山市群众艺术馆广场举行夏令营开营仪式。



2010“寻梦佛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艺术夏令营

暨佛山市外来务工人员艺术培训工程里水教学点成果展示

   今年四月,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群众艺术馆承办,五区文化馆和各镇街文化站协办的“佛山市外来务工人员艺术培训工程”这一项文化惠民工程正式启动。按计划部署,相关文化部门将在五区设点,为佛山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送去高质量的艺术培训,让身处较偏远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也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享受我市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艺术成果。

   为将这项工程的各个项目落到实处,将党和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关怀送到他们身边,营造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2010“寻梦佛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艺术夏令营,除在佛山市群众艺术馆设立了教学点外,还在南海区里水镇设立了分教学点,让远离市区的外来务工子女也能就近参与这项培训。

   夏令营期间,里水教学点的孩子们上午接受语言艺术培训,下午进行舞蹈训练。辅导老师均是佛山市群众艺术馆组织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学员除接受语言艺术和舞蹈基本功培训外,还在老师的指导下排演语言和舞蹈节目。此外,里水教学点的小朋友还和市群艺馆本营的小朋友一起到高明霭雯生态农庄等地参观,感受青山绿水之余,也在群体活动项目中培养群体合作意识。

   里水教学点的成果展示于7月15日下午4:30于里水旗峰小学主教学楼三楼远程教室举行。市文广新局领导出席并讲话。



2010“寻梦佛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艺术夏令营

闭营仪式暨汇报表演

   今年四月,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群众艺术馆承办,五区文化馆和各镇街文化站协办的“佛山市外来务工人员艺术培训工程”这一项文化惠民工程正式启动。按计划部署,相关文化部门将在五区设点,为佛山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送去高质量的艺术培训,让身处较偏远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也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享受我市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艺术成果。

   为将这项工程的各个项目落到实处,将党和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关怀送到他们身边,营造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2010“寻梦佛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艺术夏令营,分别在佛山市群众艺术馆和南海区里水镇设立了两个教学点,让更多外来务工子女能就近参与这项培训。

   夏令营期间,孩子们接受了美术、语言艺术和舞蹈的培训。辅导老师均是佛山市群众艺术馆组织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学员除接受课堂培训外,语言艺术和舞蹈班的学员还在老师的指导下排演语言和舞蹈节目,而美术班的同学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绘画作品。此外,小朋友们还到高明霭雯教育农庄、祖庙、南风古灶、佛山规划馆、科学馆等地参观,并组织观看电影,开拓同学们的视野。

   本次夏令营的闭营仪式暨汇报表演于7月23日下午4:30于佛山市群众艺术馆五楼排练厅举行(佛山市禅城区卫国西路15号) ,自此,“佛山市外来务工人员艺术培训工程”第一个项目宣告完满结束。市文广新局领导将出席并讲话,学员在夏令营期间排练的语言节目和舞蹈节目都将作现场展示,美术班学员的绘画作品亦作现场展览。



佛山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系列文化艺术高级讲习班

曲艺创作讲座暨佛山市业余曲艺作者创作沙龙活动顺利举行

   为组建起佛山的曲艺创作队伍,并调动群体智慧,探讨佛山曲艺创作的发展问题,形成艺术创作交流探讨的氛围,由佛山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佛山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系列文化艺术高级讲习班曲艺创作讲座”暨“佛山市业余曲艺作者创作沙龙”活动于   2010年7月6日(周二)在市群艺馆举行。

   活动分上、下午两场进行。上午邀请了广东音乐曲艺团著名撰曲家蔡衍棻先生在群艺馆小剧场作讲座,与佛山曲艺作者分享创作心德。讲座吸引了佛山五区60多名曲艺作者前来听讲。蔡衍棻老师和听众分享了关于现代曲艺节目中语言修饰、曲牌选用的心德,并结合自己的创作,重点阐述了谋篇、求句、曲眼等话题。

   下午,佛山五区部分有创作基础的曲艺作者在群艺馆二楼大会议室进行了座谈,交流创作经验,共同探讨了佛山曲艺创作发展的问题。近年在各项曲艺比赛中获奖的吴炯坚、冯德根、韩碧贤等作者介绍了自己创作曲艺作品的过程,并现场和蔡衍棻老师对话,达到很好的交流与促进的效果。

   这是继业余戏剧作者创作沙龙后,佛山市群众艺术馆组织的第二次创作沙龙活动,日后,类似的创作交流活动将继续开展,以形成佛山的创作交流氛围。

 

佛山首届“麦霸”大赛总决赛昨日落幕 

南海“小花旦”夺得冠军


   昨日下午,由佛山广播电视周报主办的佛山首届“麦霸”大赛总决赛在顺德大良欢乐城举行,从佛山各区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的22位实力唱将上演了终极对决。

   经过三轮激烈的较量,来自南海的5号选手梁静获得冠军,亚军和季军则花落来自三水的9号选手林家昌和来自顺德的17号选手霍丽婷。前三甲也获得了主办方提供的6000元、4000元、2000元的奖金和奖品。

   本报讯(记者 王斯慧 摄影报道) 佛山首届“麦霸”大赛自今年3月29日启动以来,在佛山五区掀起了一场全民歌唱的新风尚,不限年龄、唱法、组别及人数,吸引了来自禅城、南海、顺德、三水四区近千名选手参加,经过了海选、初赛、复赛几轮角逐之后,22位实力唱将“杀入”昨日的总决赛。

   昨日下午2时30分,总决赛现场热闹非凡,比赛尚未开始,22位选手的粉丝团的欢呼和尖叫已经令现场气氛急剧升温,圆形的舞台背后是一块超大的LED屏幕,令人仿佛置身于一台大型的K歌派对之中。在这样的舞台上,22名选手分为4组陆续登台演唱,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经典的粤语老歌,有时尚的青春快歌,有动感的劲歌热舞,有浪漫的情歌对唱,更有具有佛山传统色彩的粤曲小调,以及来自湖南的花鼓戏。除了会唱之外,选手中还不乏创作型人才,其中,6号王成勇和16号周振宇选择的歌曲都是自己的 原创,他们的表现也为“麦霸”大赛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9号林家昌此前参加过佛山电视台主办的《全民歌唱》并夺得冠军,在“麦霸”大赛的舞台上,他的表现也依然优秀。对吉他情有独钟的他以前唱歌都是自弹自唱吉他不离手,不过,此次参加“麦霸”大赛,他挑战自己放下吉他,拿着麦克风站在了观众面前。一首《走钢索的人》深情款款,打动了现场观众的心,真不愧“情歌王子”的名号。他告诉记者,虽然之前拿了《全民歌唱》的冠军,但那并不是自己唱歌的终点,比赛结束了,就又重新开始。“音乐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空我希望能多参加唱歌比赛,丰富自己的舞台经验,平常我很少不用吉他唱歌,现在我已经可以了。”

   季军霍丽婷是一名酒吧驻唱歌手,黑色的裙子配上红色的宽腰带,再加上一顶红色的帽子,如果论造型和台风,霍丽婷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一出场便引起全场观众的尖叫。由于有驻唱的经验,昨日霍丽婷发挥得非常稳定,她表示,看到大家喜欢听她唱歌她就很开心。

   首届“麦霸”大赛的圆满成功令主办方信心大增,据组委会透露,为了使“麦霸”大赛的品牌更加深远,佛山广播电视周报正在筹划和广州、珠海、深圳等地合作,举办跨市的“麦霸”大赛。届时,佛山“麦霸”将有机会走出佛山,到更宽广的舞台上唱出自己的梦想。 

   夺得冠军的5号梁静在众多选手中显得非常特别,扎着两个俏皮的牛角辫,一身传统装扮,手挎一个竹篮,一首粤剧《荔枝颂》唱得字字甜入心。虽然一开始忘了打开麦克风的声音,但梁静并没有慌乱,从容调整好之后继续演唱,一点都没有影响发挥。

   但令记者想不到的是,梁静私底下却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麦霸”。梁静告诉记者,她是南海的一名银行职员,平时和朋友去唱K的时候,大部分担当听众的角色。昨天比赛中,唱的两首歌曲都是粤曲,在众多参赛者中显得分外与众不同。作为80后,梁静表示,自己其实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喜欢流行歌曲,但无奈的是,“我唱流行歌曲就像唱粤曲”。

   此次参赛也是受到了同事和亲友们的鼓励,至于拿到冠军,梁静表示“不敢相信,完全没有想到”。“我其实更喜欢画画,参加比赛就是抱着尽力而为的心态,可以锻炼自己,增长见识。”梁静表示,此次参赛认识了很多喜欢唱歌的朋友,大家都有互留电话,相约以后一起去唱K。这么多“麦霸”聚在一起,想必又会有一番PK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