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期刊资源库

公共文化期刊资源库> 《群文信息》2011三、四期> 文化动态-群文视野-广佛肇青年曲友相聚禅城同唱粤韵——“青年粤曲音乐联盟群聚”广佛肇三地曲艺交流会日前举行

文化动态-群文视野-广佛肇青年曲友相聚禅城同唱粤韵——“青年粤曲音乐联盟群聚”广佛肇三地曲艺交流会日前举行

群聚现场

大量的年青面孔出现在传统曲艺聚会当中

 

   2011年12月24日下午一时,佛山市禅城区文化馆张槎分馆内传出声声粤韵。在这里演唱传统粤曲的,是来自广佛肇三地18-40岁之间的青壮年粤曲爱好者。由禅城区曲艺家协会、佛山市文化馆、禅城区文化馆共同主办的“青年粤曲音乐联盟群聚——广佛肇三地曲艺交流会”在这里举行。

   参与这次曲艺交流会的,有星海音乐学院、中山大学、广州大学、肇庆学院等高校的曲艺社团,而“佛山市文化馆基层文化活动示范点”之一佛科院小琼花粤剧粤曲研习社,作为佛山高校曲艺代表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而备受传媒关注的青年曲艺社团“广州水平皮曲苑”担任本次群聚的乐队班底。此外,通过“青年粤曲音乐联盟”Q群聚集在一起的广佛肇三地青年粤曲爱好者也同台献艺。其中包括第一届“四洲杯”金奖得主谭国莲和最近举行的佛山市粤曲演唱大赛业余组冠军崔彩云。不少曲友间素未谋面,但平时常在Q群里交流心德,在这次活动里才第一次见面,然而,通过台上的共同演唱,彼此都感觉非常合拍。佛科院的关楚贤和肇庆学院的谭惠丰同唱了一曲《昭君出塞》,关楚贤说:“她一开腔,我的腿都麻了,她唱得这么好,让我没有心理准备。”然而,她也很流畅地完成演唱,和肇庆的学友达成高度默契。她说,她很珍惜这次交流机会,并且希望她们“小琼花”的师弟师妹们也能多参加这类交流活动。

   在广州市文学研究院任职的罗丽是个青年粤剧评论员,她参加了中山大学组织的曲艺社后,迷上的粤曲演唱,这次她在交流会中和佛山曲友合唱了一首《柳毅传书之花好月圆》。为了能在她的首次公开演唱中有好的表现,她几个星期来不断练曲。当日演唱完毕,观众给予她热烈的掌声,肯定了她的首次演唱,她也觉得在这样的演唱之中,锻炼了上台唱曲的胆量。

   参加活动的,除了青年曲友外,还有一直关注这个青年粤曲群体的老师,禅城曲协主席、资深女平喉唱家沈小梨,和粤剧“武探花”梁荫棠之女梁智理合唱一首《易水送荆轲》,成为全场掌声最多的一个节目。而知名编剧张法刚老师和撰曲家吴炯坚老师也亲自参与到乐队当中,为青年曲友们伴奏。

   活动最后,禅城区文化馆副馆长、佛山曲协副主席刘佩英带领全场曲友高唱群歌《知音醉悠扬》,这首群歌是由群友在Q群里以一人一句“接龙”的方式写成,因此,群友们也唱得非常起劲,在热烈的歌声中,活动完满结束。

   2010年,“青年粤曲音乐联盟”Q群建立,吸引了广州、佛山、肇庆三地18-40岁之间的青壮年粤曲爱好者进行网络粤曲交流,随着广佛肇三地大学生加入该群,Q群更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青年们在网上上传自创、自唱的粤曲作品,借此交流。两地青年曲迷更定期进行“群聚”,以“开局”(在私伙局里演唱粤曲)的形式进行交流与联谊。这次群聚,是自Q群开创以来最大型的一次,据Q群群主,星海音乐学院的黎星介绍,此类群聚活动日后将会不定期进行,以促进青年曲友间的交流,让粤曲艺术在青年上采身上得以传承。